中国各类媒体关于世界杯的报道不仅热火朝天,也开始一地鸡毛。“伪足球”消息正像夹杂在雨水中的冰雹,打得人晕头转向又啼笑皆非。非专业体育媒体当然也应该抓住“世界杯”大做文章,浪费这么好的题材说不过去,所以目前全媒皆“杯”、火烧火燎的壮观景象并不让人奇怪。
可是,当你再三看见诸如“马拉多纳在1988年阿根廷世界杯上的‘上帝之手’”,“喀麦隆队身高将近2米的卡努发挥欠佳”,“日本队没有坚持2:0打败波兰时的进攻战术,所以被土耳其踢出了16强”,“巴西队的大小罗纳尔多加上罗马里奥号称‘三罗’,英国队死在三罗枪下做鬼也风流”,“西班牙队的5号托蒂被红牌罚下是世界杯有史以来的最大误判”,“国际足联秘书长布拉特要为韩国人买通黑哨进四强负责”……等等文字出现在一些报刊上,出现在一些参加评球的作家、作者、记者笔下,作为球迷,你是什么感受?
——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我是抱着类似集邮时的“错票”收藏心理记下以上这些公开发表的惊人之语的,并且准备继续记下去。我感到,我们的新闻传播系统在某些环节上存在问题。这类问题的出现自然有多方面原因,与编辑们粗心大意有关,也与大量客串的非体育编辑业务不熟有关。前段日子有家重庆报纸找我约稿,说他们大面积开辟了“世界杯专版”,准备大干一场。这家报纸在平时没有体育版面,也就没有专业足球编辑。他们认为这不是问题,因为足球就是个扯淡的游戏,怎么评说都可以,说错了才好,说错话才会引起读者注意。还有一位法制刊物的哥们兴冲冲告诉我说,他们组织了几名学中文的记者,用《三国演义》的古典小说文体接力创作“世界杯传”,声称“这种报道形式是国内首创,要申请专利”。我对他说,体育传媒江湖上的事情,你们知道的太少了,人家范柏祥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用这种手法报道足球比赛,被中山大学的中文教研专家在学术上命名为“范氏章回体通讯”,你的首创从何谈起?他又说,我们请了位周易专家预测比赛胜负,这绝对是国内首创了吧?我说,你又犯了自以为是的毛病,易经打卦的事,光我知道的就有三家体育报纸做过,你们首什么创?
尽管“足球话题”是个最通俗的大众话题,但我觉得参与世界杯报道的各路人马应该注意到,足球已经是个相当独立的行业,许多足球议题也是相当专业的课题。“话题”可以众口纷纭,“课题”却不能信口雌黄,起码的资料准确和常识到位还是要有的。就好比,我们咀嚼的食品可以多种多样,咀嚼的方法却不能口鼻不分一样。(杨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