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和韩国之战是锦标意义上仅次于决赛的比赛,更是一场产生了丰富的足球内容和人生情调的交际活动。我们应该从三个视角来打量这场传奇色彩非常浓厚的有趣战役。
第一,“韩国被土耳其打了个措手不及”,这是富有戏剧性的开篇。没有人能预料到,开场仅仅20秒钟(另一种说法是25秒钟),土耳其首次搭配出场的“伊尔汗-苏克”锋线就抽了韩国人一耳光。这“耳光”也抽在了观众眼球上,叫人目瞪口呆。挟主场之利和“欧洲球队克星”之威的韩国队,竞技状态不可谓不好,作战士气不可谓不高,体能并未枯竭,组织也未瘫痪,之所以饮恨而败,与冷不防遇袭有莫大关系。在猝不及防下,任何人的心态、思维和反应都会受到消极影响。
如果从韩国队自身的不智之处找原因,我认为他们为头脑和血液里汹涌不息的“荣誉和精神”所拖累。像这样争夺三、四名的比赛,本是大胆表演的好机会,何苦赋予它那么沉重的荣誉感,以至背负起同样沉重的精神压力?何苦要以血肉之躯对着乌托邦较劲?谁都看得出来,韩国队员的心态很急切,身体硬得像块生铁疙瘩,脸上被什么东西刷了层糨糊,绷得苦大仇深——至于吗?这又不是吕布为了貂禅找人玩命,也与生死存亡没有关系,吊着泡菜似的鼻眼参加演出,忒让人心疼。
第二,土耳其人把韩国队的路数吃透了,战术安排对症下药,效果立竿见影。他们用忽快忽慢的节奏搅乱了韩国人所擅长的跑步节拍,坚决走直线强攻韩国队中路,三个进球全都从正面突击而入。伊尔汗是这三个进球的“授精者”,他与“木乃伊复活”的苏克相互助攻一次,自己又孤胆英雄了一回,翩若惊鸿,巧射中雕,恍如当年的巴乔。这个比突厥姑娘还要英俊的小孩不该被埋没或雪藏,看他踢球和射门真是美不胜收。土耳其的控球时间虽然比不上韩国,但是控制情绪的能力比对手做得好,全队轻松自如,张驰有度,格外符合咱们伟大的毛主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治军和用兵思想。居内什现在要是吹嘘说“土耳其人是可以踢出潇洒漂亮足球的”,我会投他一票。
第三,比赛结束后发生的几幕花絮也令人意外,十分感人。已经有很久很久了,我们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场面:在场上杀得火星四溅、势不两立的对手,竟能在场下情同手足地挽臂而行,联袂向现场的和全世界观众倾情致意。其中有位土耳其官员甚至举起了一面韩国国旗,这分明在豪放地表达自己对东道主的友谊之情。这一举动与苏克拉住韩国队员的手,发起联合游行的壮举一样,是一股久违的砭骨的挑逗人心的足球力量。这种无形的力量升华了足球场上有形的一切,使胜负成败的世俗含义失去了暴戾的喧嚣。我确信,这种场面和这种力量,将作为值得我们礼赞的历史,延续到许多年之后的世界杯骊歌里。(杨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