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勒尔,这个名字在德国队闯入4强后已经成为了德国媒体和球迷谈论最多的话题。有人认为,沃勒尔完全可以接替“恺撒大帝”贝肯鲍尔成为德国的“新恺撒”。当然,要成为“新恺撒”,沃勒尔还差一样东西,那就是作为教练率领德国队夺得世界杯冠军。如果能战胜现在不可一世的希丁克,并最后夺冠,沃勒尔就更配得上“新恺撒”的称号了。
记者杨子江报道 从接任德国队主教练起,沃勒尔已经率领德国队打了26场比赛,战绩
是17胜4平5负,这一胜率比起“恺撒大帝”贝肯鲍尔执教期间的34胜19平13负还要高。德国战车在沃勒尔的驾驭下已经慢慢完成了新老交替的过程,而沃勒尔本人也完成了从老师到教授的蜕变。与贝肯鲍尔相比,沃勒尔唯一所缺的只是一顶王冠——一顶作为教练带领球队获得世界冠军的王冠,而如果德国队这次能加冕的话,“老恺撒”恐怕要亲自完成对“新恺撒”的加冕仪式了。
与贝肯鲍尔十分相似
沃勒尔可以说一直都笼罩在贝肯鲍尔的阴影之下,直到德国队进入4强,他的耳边还要萦绕着贝肯鲍尔的指责声。但是将两人的经历相比较的话,可以发现,其实沃勒尔和贝肯鲍尔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
作为队员,沃勒尔和贝肯鲍尔都获得过世界冠军,贝肯鲍尔还作为教练获得过世界冠军,他的管理能力毋庸置疑。作为拜仁的主席,他缔造了拜仁本世纪初的辉煌,如果他愿意,他完全可以从布拉特那里把国际足联主席的位置夺过来,而沃勒尔在管理方面的才能也是锋芒毕露,他在勒沃库森时管理球队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这也是为什么勒沃库森始终对他念念不舍的原因。
贝肯鲍尔和沃勒尔对用人都很有自己的主见,1986年,贝肯鲍尔把一点国家队比赛经验都没有的埃德直接从慕尼黑带到了墨西哥,还让他打满了全部7场比赛,而沃勒尔则带上了同样没有什么经验的弗林斯。
两个人又都有点迷信。1990年世界杯半决赛,贝肯鲍尔用托恩打满了全场,但是到了决赛,他还是用哈斯勒代替了托恩,“哈斯勒打入一个进球,我们战胜了威尔士从而到了意大利,决赛中我们还需要哈斯勒的一个进球。”沃勒尔则固执地使用扬克尔,因为扬克尔在对乌克兰队的比赛中发挥不错,所以他相信扬克尔能继续为德国队带来好运。
两个人都敢于用新人,贝肯鲍尔发掘出了22岁的科勒,而沃勒尔则为德国队带来了21岁的梅策尔德。贝肯鲍尔把赫尔默带到意大利一场比赛也没用,诚如现在沃勒尔弃用里肯。两个人指挥比赛的场面也异常相似,大部分时间,“恺撒大帝”都是西装笔挺地站在教练席前或旁边,而沃勒尔则秉承了这一点,而且他穿的都是妻子萨布里娜为他精心挑选的意大利西服。
贝肯鲍尔是最先把数据统计资料用到队员身上的国家队教练,他从此也为国家队开辟了训练的第二战场,这一先进的训练方法很快风靡全德国,而沃勒尔则是德国队第一个扛起摄像机的教练,他跑到利雅得亲自拍了沙特队的比赛,然后和斯基贝等人一起商量对策,也算开了德国队训练方法的先河。
成功改造德国队
虽然作为教练,沃勒尔还缺乏一个冠军的头衔来证明自己,但是沃勒尔对德国队的改造无疑是成功的。他已经为德国队征战2004年欧洲杯和2006年世界杯打造了一根相当有实力的脊梁——克洛斯、巴拉克和梅策尔德。他们将在未来5到10年的时间里牢牢地占据着国家队的主力位置,而整个球队的战术打法也将因为他们的成熟而更加有效。
或许在本届杯赛上,沃勒尔呈现给我们的并不是很美的足球,但却真正让我们感到了一股潜流在涌动,或许我们最终看不到德意志队旗在横滨体育场上空高高飘扬,但我们能感受到沃勒尔正在带给世界足球一种新的战术理念——“立体攻防”。在进攻的时候,德国人把攻击点高度提升到了离地面两米以上,而在防守时,他们特有的头球优势又在对手面前设立了一道屏障。
我们无需嘲笑德国头球队,存在即是合理的,日耳曼人只是结合自己的特点把足球理念提升到了三维空间,只有长和宽的足球场被沃勒尔加入了高度的概念。沃勒尔的这一战术思想因为时间的关系并没有得以充分实施,但是在2004年欧洲杯和2006年世界杯上,日耳曼人会给世界一个惊奇。令人生畏的立体攻防,加上日耳曼民族不屈的精神,我们有理由相信沃勒尔能在两三年之内带领德国战车重塑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