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大卫报道】所在的球队输球了,还因为不太光彩的动作得了一张黄牌,可国际足联还是慷慨地将当场最佳球员授予了他———雷纳,这个美国队中场发动机。的确,与那个左扑右挡的“救国英雄”卡恩比起来,雷纳无愧这个称号,毕竟整场比赛是由他在操纵着,这是一个控制比赛的指挥家,虽然他不能控制比分和结果。
在这场比赛中,阿雷纳一改对阵墨西哥队时采用的防守反击,排出了3—5—2这种重视
中场争夺权的阵型,他安排通常打后卫的海杜克打右前卫,路易斯作为左前卫,而中路则排出了雷纳、奥布赖恩和马斯特罗尼三人。其中作为队长的雷纳居中坐阵指挥,为美国队的前后场队员穿针引线,协调防守和进攻。
事实上,阿雷纳的布阵和打法在实战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以中场球员为首的美国队在中场展开了紧逼和抢截,他们不断地阻击了对手的中场组织,重点围抢德国队的中场核心哈曼和巴拉克,使得这两个人很难组织有效的进攻,齐格和弗林斯在左右两个边路也显得碌碌无为,沃勒尔精心布置的四后卫防守体系更是在美国人速度和技术上的优势面前露出了千疮百孔。
在雷纳的调度下,这条中场线显示出了良好的球技和意识,他们那娴熟的控球和技术流畅的传接球配合令人眼花缭乱,同时美国人是讲究效率的,他们利用德国高大后卫转身比较慢的特点,坚决打对方身后,取得了多次极好的机会,其中多诺万的射门良机就不下四五次,可惜都没有把握住。而德国人几乎在大部分时间里只能组织防守,场面极其被动,疲于奔命的德国人就这样被才开始玩足球的美国人“调戏”得晕头转向,看起来简直是惨不忍睹。
勿庸置疑,雷纳是这场比赛最闪亮的人物,他活跃在场上的每一个角落,他的传球犀利,他的抢截准确,最关键的是他用自己的坚强鼓舞着队友们不要放弃。我们还记得比赛即将结束时雷纳在自己禁区内从比尔霍夫脚下截走皮球的情景,可以说,这就是一个顽强而勇敢的斗士,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尊重的球员。
从中场安排甚至是整个球队的战术上来说,阿雷纳并无任何失误,如果不是卡恩从开场到结束差不多90分钟的扑救,德国人只怕会死得很难看。美国队走了,但他们是在鲜花和掌声中走的,用守门员弗雷德尔的话,他们是昂着头走出赛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