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6月30日电
新华社记者蒋桂斌
中国足球队幸运地第一次踏上了世界杯决赛阶段的绿茵,但是这片绿茵不相信运气。笨拙的意识、粗糙的技术、脆弱的体能以及不默契的配合等“特点”,注定了倒数第二和一 球未进的命运。于是有人在问,中国足球到底缺了什么?
中国足球缺少好教练支持吗?不缺。从高丰文、曾雪麟、戚务生到“施大爷”、霍顿、“神奇”米卢,国内选出的最优秀教练,没有把国足带好,从国外引进曾经创造过辉煌的名教头,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中国队的传统弊病。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过去了,国足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如果有人把国足的表现完全归过于“主帅无能”,那未免不够实事求是,因为人家曾带出过好球队。
中国足球缺少球迷的支持吗?不缺。几十年来,尽管国足的表现一直让球迷“伤透了心”,但是在砸完电视机之后,上亿球迷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足球。更甚于,因为球迷太多、球技稍好的球员太少,广大球迷对某些球员关心、宽容到狂热和盲目宠爱的地步,助长了一些在国际上顶多算三流或者根本不入流的球员的“大爷”脾气,宠坏了的无知、傲气和惰性终究把他们以及中国足球事业给害了。
中国足球缺少媒体支持吗?不缺。为了商业“卖点”,一些媒体把中国足球以及所谓的“球星”“炒”得几乎焦了!这个是亚洲第一前锋,那个是亚洲第一后卫;你是“施大爷”,他是“米神奇”,创造了多少打败来访的世界一流俱乐部球队的“神话”。把门一关,把反正不要钱的牛皮吹到九天五海,把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放大到极至,以致于误导着国人头晕目眩,完全沉浸在跑调的卡拉OK中,不知道门外的世界有多大、多精彩,不知道中国足球和“球星”在国际足坛中姓甚名谁。
中国足球缺少经济支持吗?不缺。尽管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水平很低,尽管球迷心目中的“球星”水平很淡,但是参加联赛的教练和队员领的平均薪金竟然是韩国同仁的2-3倍。既然钱没少拿,就应该尽心尽力带好球队、认认真真踢好球吧,其实却不然。有的人在世界杯绿茵场上不到10米的传球都多次失误,可是在场下却频频作秀,这厢是“董事长”,那厢是广告形象代言人,比在足球场上不知酷了多少倍。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中国足球一被拉上世界杯,所有“神话”泡沫尽数灰飞烟灭。不得不承认,跟近邻老对手韩国足球队相比,我们的国足的确差了一大截,几十年“不胜”的纪录并不仅仅因为有“恐韩症”。
有人说,米卢的“快乐足球”不对,应该引入希丁克这样的好教练;有人说国足的腿太软,应该像韩国人那样喝参汤强身壮体;有人说应该再派一批小孩到国外学踢球,10年后让他们来根除意识差、技术粗的“陋习”。等等这些,都是好主意,但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韩国足球队员为什么在场上能够“跑不死”,除了“地狱训练”造就的良好体能外,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一种拼到最后一分钟也要进球的“黑马精神”。韩国队获得本届世界杯第四名--亚洲足球历史上最好成绩,已经成为“民族英雄”,获得丰厚奖金。但是在领奖的时候,看不出队员脸上什么兴高采烈,而更多是未能打入决赛和战胜土耳其队的伤感。
再看我们国足,屡战屡败、一球未进,还气定神闲、笑容可掬地下场,拥有的只是阿Q得到吴妈一笑的满足。这就是最根本的差距,这就是中国足球最缺的东西。(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