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特约记者董路日本东京报道恐怕很多人不那么关注技术统计之类的玩意,但实际上那些略显枯燥的数字即使不能推算出比赛的胜负,至少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并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某种趋势。
巴西与德国的决赛明天即将上演,在此之前,双方均已进行了6场比赛。现在,我们通过巴、德两队各自6场比赛的技术统计,让双方先打一场“数字之战”,看看结果是谁胜谁
负。
一、全队进攻
依据国际足联官方统计,巴西和德国两队在迄今为止的6场比赛中,进攻各环节的数字反映如下:
球队 | 参赛 | 进球 | 平均 | 射门 | 射正 | 点球 | 助攻 | 角球 | 任意球 | 越位 | 短传 | 长传 |
巴西 | 6 | 16 | 2.67 | 84 | 47 | 2 | 8 | 31 | 16 | 26 | 1864 | 613 |
德国 | 6 | 14 | 2.33 | 88 | 36 | 0 | 12 | 36 | 18 | 15 | 1558 | 793 |
|
逐项点评:
a巴西队6场比赛共进球16个,显示出了最强的攻击力;德国队6场比赛的进球数也多达14个,仅比巴西队少2个。德国队在小组赛首场对沙特队一战中便一口气攻进8球!换言之,在其余的5场比赛,德国队只进了6个球,使得进球总数多少有些“水分”。当然,巴西队小组赛在中国队和哥斯达黎加队两支相对弱小的球队身上也捞到了9个进球,也就是说,在其余4场比赛中,巴西队只进了7个球。不过。相比之下,巴西队的得分能力还是要高出德国队一筹,只不过差距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而已。
b德国队6场比赛总的射门次数为88次,比巴西队还多出了4次!这表明德国队在进攻中赢得射门机会的能力并不像某些评论形容的那般低下。比如,即使在半决赛遭遇韩国队顽强抵抗的情况下,90分钟之内德国队的射门也达到16次之多!当然,巴西队在这方面一点不差,在与状态甚佳的土耳其队进行的半决赛中,巴西队同样在90分钟之内拥有着16次的射门纪录。
c巴西队84次射门,47次射正,命中率为56%;而德国队88次射门,36次射正,命中率为41%。这表明巴西人的脚头还是要比德国人更有准儿一些;换言之,如果在一场双方射门次数相当的比赛中,巴西队有所建树或者说有更多建树的几率要比德国人更大。
d 6场比赛,巴西队获得了2个点球,而德国队没有。这表明在禁区之内的进攻中,巴西人无论是配合传球还是个人带球都具有更大的突然性和变化性,容易让对手造成匆忙之中“触犯天条”的情况发生。当然,由于是世界杯的决赛,裁判对点球的判罚会相当谨慎,估计这不会对双方产生太大的影响。
e 6场比赛巴西队有效助攻为8次,也就是说,16粒进球中只有50%是通过配合传球打进的,另外50%都属于无需助攻的进球——比如,点球、任意球的直接破门,更多的是球员依靠抢断后射门、带球突破射门等个人攻击方式完成得分。相比之下,德国队的14个进球中,12个是通过同伴传球助攻实现的,占进球总数的近90%!由此看来,巴西队的个人攻击力要强与德国队,也是本队的取胜之道;而德国队配合进攻的意识则高与巴西队,也就是说,整体进攻体现的更为充分一些。
f巴德两队在6场比赛中所赢得的角球以及前场任意球的次数相差不多。巴西队因为拥有卡洛斯、小罗纳尔多、里瓦尔多三大“专项高手”,会在直接任意球进攻中拥有更多的得分机会;而德国队凭借甚高头球的优势,也当在角球和间接任意球中找到威胁对方球门的感觉。
g 6场比赛,巴西队共越位26次,平均每场有4。5次;德国队越位总数为15次,平均每场有2。5次。也许,决赛中德国队在防守的时候会适当考虑用造越位的方式,试着去瓦解一下“3R”的插上快攻。
h 6场比赛,巴西队使用短传比德国队多出了300余次;而德国队运用长传也要比巴西队多出180次。这种区别很大的进攻方式,体现着两队鲜明的进攻特色,于是,巴德决战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巴西短”VS“德国长”的一场“步兵”和“炮兵”之间的较量了。
二、个人进攻
在解析了两队全队进攻之后,我们再看一下两支球队的个人攻击力。
首先,巴德两队主要进攻球员在前6场比赛中的技术统计如下——
国家 | 姓名 | 场次 | 进球 | 助攻 | 射门 | 射正 | 被抢断 | 被侵犯 |
巴西 | 罗纳尔多 | 6 | 6 | 0 | 23 | 17 | 44 | 12 |
里瓦尔多 | 6 | 5 | 1 | 20 | 11 | 38 | 16 |
小罗纳尔多 | 4 | 2 | 2 | 7 | 4 | 18 | 8 |
卡洛斯 | 5 | 1 | 0 | 14 | 4 | 13 | 3 |
德国 | 克洛斯 | 6 | 5 | 2 | 17 | 9 | 36 | 15 |
巴拉克 | 6 | 3 | 4 | 19 | 8 | 30 | 12 |
施耐德 | 6 | 1 | 3 | 7 | 3 | 27 | 11 |
诺伊维尔 | 5 | 1 | 0 | 7 | 3 | 15 | 9 |
|
综合分析:
a从进球环节上看,巴西队罗纳尔多、里瓦尔多、小罗纳尔多和卡洛斯4人一共射入14球;其中前三者更是共进球13个!占全队前6场比赛总进球数的接近90%!而德国队4名主要攻击球员科洛斯、巴拉克、施奈德和诺伊维尔共进球10个,占全队前6场比赛总进球数的70%。这表明巴西队进攻火力相对集中,而德国队可能的分得球员相对要多一些。
b从助攻数字上看,巴西队罗纳尔多、里瓦尔多两名前锋偏重个人进攻,而小罗纳尔多的助攻能力倒是三者中最强的;德国队巴拉克、施奈德包括科洛斯三人共有助攻9次,占到全队总助攻数的75%!在巴拉克缺席的情况下,德国队的最后一传恐怕只能更多地把希望寄托在施奈德的身上了,这倒也给巴西人指明了防守中的重点。
c巴西队场上80%的射门由所谓的“4R”组合完成,尤其是罗纳尔多和里瓦尔多两人的射门占全队的55%!能否阻止这两位大佬的拔脚劲射将是德国队防守中的重中之重;而巴拉克的缺席的确队德国队的进攻损失极大——前6场比赛中,巴拉克不仅有3个进球、4次助攻,同时,他一个人19次的射门占全队射门总数的22%!少了巴拉克,德国队的射门任务将更重地压在科洛斯的肩头了,也许,施奈德和诺伊维尔能帮上一些忙?
d个人进攻锐利也是会有一定代价的——巴西队罗纳尔多、里瓦尔多两人在前6场比赛中,一共被抢断82次!换言之,巴西队的对手从两人身上得到了同样数量的由守转攻、发动反击的机会。那么,德国人会不会充分利用呢?当然,德国队科洛斯脚下控球技术一般,施奈德、诺伊维尔虽技术娴熟,但也因过于粘球经常被对手抢断,这同样是巴西队阻截后就地展开快速反击的绝好机会。
e巴西队“3R”出众的个人技术经常可以因对手犯规为本队赢得任意球的机会,这也将是巴西队打击对手的有力方式;德国队科洛斯的冲击,施奈德、诺伊维尔的带球突破也可能诱使对方犯规,得到宝贵的任意球。只不过,少了巴拉克,德国队在这方面的机会也相应地减少了许多。
三、全队防守
巴德两队前6场比赛,全队防守的技术统计如下:
球队 | 场次 | 失球 | 平均 | 犯规 | 抢断 | 抢带球 | 抢接球 | 断传球 |
德国 | 6 | 1 | 0.17 | 112 | 284 | 125 | 118 | 41 |
巴西 | 6 | 4 | 0.67 | 87 | 262 | 106 | 118 | 38 |
|
逐项点评:
a德国队6场比赛仅失1球,就是小组赛队爱尔兰一战完场前最后时刻被罗比*基恩攻中的那个进球。门将卡恩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几乎成为了德国队的“半条防线”。巴西队失球数是4个,其中小组赛队哥斯达黎加一场就丢了2个球,余下的2个球分别是小组赛中土耳其队的哈桑以及四分之一决赛中英格兰队的欧文射入的。
b德国队在与韩国的半决赛时针对对手的3前锋进攻将本队3后卫的防守为4后卫阵型,恰好,巴西队也是3前锋,只是相比于韩国的边路进攻,巴西队更有力的是中路的打击。巴西队的防守给人的感觉一直存有隐患,不过自打英巴大战将比分以2:1领先之后,巴西队的防守质量便持续得以加强。只不过,德国队的空中轰炸对于巴西队的后防来说是一个将要面对的新的课题。
c前6场比赛中,巴西、德国两队在防守犯规次数上,后者要多于前者近30%!决赛中,预计德国队犯规的次数依然会多于巴西队,在阻止“3R”进攻的同时,德国队必须做好承受对方更多的“任意球打击”的准备。
d一般印象,德国队在防守中成功抢断的次数会远远多与巴西队,但统计数字表明,前6场巴西队全队抢断方面做得并不算差——他们只是比德国队少了22次,平均每场少不到4次。其中,两队在“抢接球”和“断传球”两个专项指标中相差无几;但德国队强壮的身体还是让他们在贴身情况下的“抢(对手)带球”的这一环节上,做得比巴西队更好。巴西球员喜欢个人带球进攻,也许这刚好让德国队的近身逼抢的特长有了可以发挥的空间。
四、个人防守
与进攻一样,一支球队在防守中也拥有着各自的核心球员。前6场比赛中,巴、德两队主要防守球员的技术统计如下:
国家 | 姓名 | 场次 | 抢断(总) | 抢带球 | 抢接球 | 断传球 | 犯规 |
巴西 | 卢西奥 | 6 | 44 | 19 | 22 | 3 | 6 |
吉尔伯托 | 6 | 44 | 17 | 22 | 5 | 13 |
卡洛斯 | 5 | 30 | 9 | 12 | 9 | 7 |
卡福 | 6 | 27 | 12 | 13 | 2 | 17 |
埃德米尔森 | 5 | 23 | 8 | 9 | 6 | 2 |
德国 | 弗林斯 | 6 | 51 | 24 | 19 | 8 | 15 |
哈曼 | 5 | 45 | 25 | 16 | 4 | 15 |
梅策尔德 | 6 | 35 | 7 | 26 | 2 | 12 |
林克 | 6 | 32 | 9 | 19 | 4 | 3 |
巴拉克 | 6 | 28 | 14 | 8 | 6 | 14 |
|
综合分析:
a巴西队卢西奥和吉尔伯托两名中后卫的抢断次数为全队最高;德国队后卫新人弗林斯已经成为本队的“抢断王”,作为防守型中场的哈曼的抢断次数比梅策尔德、林克两名后卫还要高,表明德国队高质量的防守是建筑在更强的整体性之上。
b巴西队右后卫卡福是本队防守中犯规最多的球员,毕竟他的年龄使得体能状况有所下降,加之速度又不是自己的特长,因此,有的时候只能依靠犯规开阻止对手的进攻了。决赛中,德国队进攻的发起点是右路的施奈德,但巴西队镇守这边的卡洛斯防守能力不俗,恐怕巴西队的右路才是德国队真正可以利用的“突破口”。
c德国队弗林斯和哈曼在中路防守中犯规次数很多,两人平均每场要犯规5次!巴西队中路进攻实力超强,虽然“3R”组合经常以“左、中、右”的位置在锋线上“一”字形排列,但真正的攻击重点还是在中路要塞上。无疑,这将给德国队的防守带来极大的考验,在巴拉克缺阵的情况下,德国队将派上防守能力更强、抢截更为凶悍的耶里梅斯与哈曼一道在后卫线之前首先阻击巴西队的中路进攻。
巴西和德国的决赛从某种角度上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足球风格的较量,但归根结蒂离不开进攻与防守的相互制约。需要强调的是:以上的数字只是数字,只能反映着双方在此前6场比赛中的攻防状态,不过,这也当是双方进入决赛时的一份值得分析掌握的背景资料。也许,当比赛进行之中,或者在比赛结束之后,再回过头来看这些数字的时候,它们会变得更加“鲜活”一些。(董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