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丁克赶米卢走下神坛(2)、希丁克赶米卢走下神坛(3)、希丁克赶米卢走下神坛(4)
编者按:就成绩和地位而言,如果硬要拿希丁克和米卢相比,本没有多大的可比性。一个执教过获得欧洲冠军杯赛冠军的埃因霍温队、获得过无数荣誉的西班牙超级劲旅皇家马德里队,以及在世界杯赛上率队打入过四强;另一个最好成绩是打入世界杯八强、从未执教过什么一流球队。
两人执教的亚洲队伍是近邻,被公认为水平接近,在本届世界杯赛上的目标也差不多:说得远些是打入十六强,说得现实些是赢一场球。但两支球队的表现和成绩却有天壤之别,韩国队打进四强,而中国队小组赛垫底,3场比赛净负9球。
尽管中国队不是东道主,取得佳绩的机率本就比韩国队低很多,但韩国队5场比赛进了6个球,没有任何一个球是有争议的,而中国队一球未进,双方表现出来的状态和水平确实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米卢被认为要对中国队备战过程中出现的失误负责,其在中国队首次打入世界杯赛决赛圈战役中的作用也重新受到怀疑,而希丁克却已经成为韩国足球的救世主,其带队之道被整个韩国顶礼膜拜。现实迫使人们要把这两位教练摆在一起,看看他们的工作方式有什么不同,到底是什么原因,催生如此显著的结局差别?
教练班子
希丁克班子齐全
这位前荷兰队主教练,为韩国队几乎带来了一整套教练班子。他有三个正式的荷兰助手,其中第一助理教练皮姆,1999年曾经被荷兰埃因霍温队委派,到合作伙伴上海申花队做技术考察。此人来头不小,曾经担任荷兰甲级劲旅费耶诺德队的主教练,在埃因霍温队担任过技术总监,在被希丁克带来韩国之前,本来是荷兰奥林匹克队主教练的最热门人选。
在韩国队的日常训练中,皮姆经常替代希丁克为队员进行小组战术演练和单项技术训练,像中场球员在防守拦截时的站位,肋部的三四人小组传切配合,都是他在日常训练中紧盯着队员一遍遍演练的。
第二助理教练雷蒙·维尔海亨,在1998年世界杯赛上就是希丁克的助手。他可不仅仅是个体能教练那么简单。在欧洲足坛,这样的人物有一个专用名词,国内译为“物理疗法专家”,但表达的意思可能并不准确。1996年亚洲杯赛上,中国队曾有一名英国籍的“物理疗法专家”,他曾对记者反复解释,他不是“队医”,而是一个统管所有球员竞技状态,为每个上场球员的体能、伤病恢复和技术情况负责的“状态主管”,主教练要用谁,得他先点头,而球员的竞技状态要达到主教练的要求,必须经过他设计和监督的一整套训练、康复和营养程序。但中国足球界当时把他当队医用,后来觉得他反而没有一些懂按摩的中国人管用,所以直到6年后的现在,中国足坛可能还没有人懂得“物理疗法专家”这个词所表达的职业如何用中文最贴切地表示。
维尔海亨是韩国队力量和耐力训练的主要督导者。韩国足球界总结国家队世界杯成功的根源,体能训练被认为居功至伟。
除了还有一位帮助皮姆进行球队技战术训练的助手外,希丁克还有两名不显山不露水的助手。他们更应该被称为“情报员”,不参加指挥球队的训练,而是负责用摄像机和电脑设施,纪录、整理和分析一切韩国队训练比赛的情况,以及韩国队小组赛对手的情况。经他们用专门软件编辑整理,出现在希丁克手提电脑和韩国队战术录像上的,是对手每个队员的站位和在场上的跑动情况。包括后面将提到的希丁克对韩国队每名球员非常细致的体力、技术、意志力分析,也是由他们来整理完成。
米卢单刀赴会
郝海东当初在对米卢发表意见时就说,米卢是一个人拎着一个包就来到中国的,他不像科萨等人,要带来自己像样的一套助手班子。而辽宁队主教练王洪礼也曾经说过,米卢像是个“跑江湖”的。
米卢没有带来自己的正式助手,但这不意味着米卢没有请朋友来为自己执教中国队的工作帮忙。北京国安队的全套南斯拉夫教练班子,包括主教练彼德洛维奇,南斯拉夫国奥队的守门员教练托米奇等人,年初在昆明集训时都曾经应米卢之邀到中国队帮助训练,但时间只有一天。米卢还曾经请自己的一个朋友——在贝尔格莱德一所大学供职的体能教练德拉甘,两次到国家队帮忙进行体能训练。不过,年初在海埂集训的某甲A队著名教练员,观看了国家队的体能训练之后,表示强度和量实在太低,这样会使球员不但在联赛中、在世界杯战役中也会缺乏足够的体能储备。而在国家队三战尽墨的过程当中,就有国家队的中方助理教练表示,体能训练没有跟上,是国家队这次后劲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然米卢最亲密的助手,还要算那个胡里奥。此人没有教练身份,对外的身份只是“米卢的朋友”。看得出来他踢过足球,脚法不错,平时训练中,他总穿着国家队的队服在训练场上遛达,有时候米卢会让他帮助守门员训练,在边路起几个传中球,质量还算不错。但他更多的时间是在和米卢玩足球游戏。网式足球之外,记者还见到他和米卢玩另一种游戏,把一个足球摆在远处,用脚下球去撞击,比谁踢得准。玩完之后,米卢以胡里奥为支架,站在足球上让摄影记者拍照。而这些都发生在国家队的正式训练时间内。
世界杯赛期间,胡里奥仍然呆在国家队阵营里,当然他又多了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在中国队输给巴西队之后,替不懂外语的国脚向巴西球星们争取交换球衣。
一位国内的经纪人表示,据他了解,胡里奥的真正身份是经纪人。他通过米卢以及自己在中国队集训、比赛过程中的陪同,和很多球员关系很熟。
1994年美国世界杯赛上,米卢曾经有个助手,用专业的电脑软件和详细的数据分析,帮助美国队了解对手,制定相应战术。美国队出人意料地击败热门哥伦比亚队,就是通过软件分析,发现哥队左肋在由攻转守时总有极大空当,才在这个地方下刀,由斯图尔特一击毙命。但米卢没有把这套软件和相应的助手带到中国,那本来就是美国队自己的,米卢只给中国队带来了他自己的智慧。
球队病根
希丁克:韩国队最缺体能
上任之初,在韩国队的西班牙训练营里,希丁克分析了韩国队的现状。他说韩国队在技术上已经达到世界强队的85%,但他们的身体适应最高水平比赛的程度和体能水平却只有世界强队的50%左右,为了补救这一点,他给韩国队制定了九个阶段的耐力训练计划。
最初,韩国队的球员们普遍抱怨,说体能训练量太大,让他们难以承受。但当韩国队在这届世界杯赛上不断前进时,球员们却公认,当初的艰苦体能训练在韩国队的成功中起到最重要的作用。 韩国队四次在比赛的最后阶段依靠后劲压倒对手,除了四分之一决赛是通过互射点球取胜外,小组赛对美国队是最后阶段将比分扳平,对葡萄牙队是最后阶段打入制胜一球,八分之一决赛对意大利队,对手平均身高高出韩国队5厘米,马尔蒂尼更是比安贞焕高6厘米,但安贞焕却在加时赛中比后者跳得更高,顶进具有历史意义的一球。而安贞焕以前是韩国足坛出了名的体能不好的球员,被认为在俱乐部队中都无法打满90分钟比赛。赛后韩国队球员说,他们可以再继续奔跑90分钟,这一切都归功于希丁克的体能训练。
维尔海亨负责督导的这项分为九个阶段的体能训练计划,被希丁克叫做“力量计划”。该计划的第一个目标,是增强球员突破过人摆脱对手时必须的爆炸性起动能力。希丁克对韩国队球员说,足球有其要求的特殊奔跑能力,比赛中,在每个20米全力的奔跑之后,将会有5秒钟的休息时间,但这样一张一弛的情况会持续整整90分钟。“在欧洲,强队让球员在固定的时间里进行120次20米冲刺,在韩国队里,最初只有两名年轻队员李天秀和车杜里能够达到这个指标,李云在只能勉强完成70次。但是,到了今年5月份在济州岛进行的集训中,绝大多数的球员已经能够通过测试,车度里更达到157次,老队员像黄善洪和洪明甫也能达到130次。”维尔海亨说,他为韩国球员取得的进步感到非常惊奇,这时他才认识到韩国队有在世界杯赛上击败欧洲球队的潜力。
韩国KBS电视台在其国家队打入八强之后,播放了录制已久的一档节目,该节目是在国家队封闭集训期间拍摄,被认为不适宜提前播出,但在韩国队依靠体能击败意大利队之后,却淋漓尽致地展示了韩国队当初体能训练之艰辛。维尔海亨在30米的距离里,一对一训练老将黄善洪,他先让黄善洪全速奔向自己,模拟比赛场上摆脱对手主动接球的动作,然后突然把球向黄善洪的一侧踢去,要他迅速转身、全速追球。一次、两次……直到最后把黄善洪累得瘫倒在地上。离开训练场时他腰都直不起来,面对记者的话筒,话都说不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