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这样回来了
不能说球员没有玩儿命,不能说他们没有尽力,但就面对中国足球弱小的现实,你无法指望他能一鸣惊人。
回想起中国男足的世界杯之旅,不禁让人感到一丝焦虑。6月4日中国队与哥斯达黎加 比赛结束,中国队在老百姓心中的位置变得正常。中国足球队进入世界杯,他们一下被拔高到与自己真实地位不相称的高度,仅仅这一场比赛,已经完全可以使他们回到现实中。中国足球缺少节奏与聪慧在这时已经暴露无遗。在拉锯战中,中国队缺少技战术含量、脚法粗糙、禁区前不会二过一、前场不会个人突破的痼疾异常明显,尤其中场的薄弱更使中国队捉襟见肘,最终我们被击败。第二场,尽管中国球员出于国家乃至个人的荣誉力拼了巴西,尽管中国球员有“堵枪眼”的精神和“先给卡洛斯一个飞铲”的拼搏精神,但是对这场球的结局人们都会有清醒的估量,一些国脚私下说的“不输5个球就好”代表了一种真实的想法。中国足球终于以一种“精神可嘉,能力有限”的形式成为了世界杯里第三支被淘汰的球队。
中国队就这样回来了。
没进世界杯,一直盼望着去世界杯,去了世界杯,终于感到世界杯的日子不好受:我们多少年来就像在小河沟里屡屡搁浅的帆船,我们一旦到了海洋,才发现那里是如此浩瀚和深不可测。
韩日让我们害羞
我们发现,我们和世界杯根本没有对上口。不要怪队员,他们就是这个水平。不要怪米卢,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不要和世界强队比,那样比喻是荒唐可笑的。
就在我们首场比赛结束半个小时后,日本队就给我们上了一课。他们在小范围内的配合无愧于是以技术和意识在亚洲称王的球队,在这方面,中国球员差得太远,到了前场就显得粗糙。日本人进球了,两个球进的都像那么回事。韩国人也进球了,黄善洪的凌空抽射和柳相铁的远射终于给欧美人一点颜色。惟独中国队没有进球,一向在甲A联赛甚至十强赛上都威风八面的郝董风头锐减,难以逾越的范大将军成了哥斯达黎加进攻的软肋。这就是中国足球与世界杯亲密接触后的最真切体验。日本、韩国队在沙特、中国惨遭失败后给亚洲足球挽回了面子。
亚洲足球到底行不行?如果不行,韩国、日本两战过后都是一胜一平,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的路还很长
中国足球尽管在不断进步,但问题依旧存在。
尽管十几年来我们一直努力地“从娃娃抓起”,也取得一些成绩,但我们往往过于简单地把身体作为了衡量的首要甚至惟一标准,从选拔人才的标准上衡量,我们比日本已经落后了一个档次,想想以中田、小野那样的身体,放在我们国家里可能很早就被教练宣布“这孩子不适合搞足球”了。于是,这样的培养便有了我们这样的联赛,实际已经证明了甲A绝不是技术性球员生存的好地方,在这里,我们讲究的是“对抗”,几年来,我们几乎再也见不到容志行那样有脑子的球员和古广明那样有灵性的尖刀,很多甲A明眼的教练在选择外援时都很务实,就是能跑能撞能搅和的球员,因为即使菲戈来了,也没有人能同他打配合。干脆就找那些身体强壮的人来,这些球员到了我们的联赛也确实往往好用。同样是有什么样的联赛就有什么样的国家队,开场三板斧与趁乱得分至今仍是我们国家队的法宝,所以巴西球员事后诚恳地说,中国人踢球还缺少基本意识和技术。普拉蒂尼更是一针见血地说,看中国队踢球就像一群中学生比赛——他当然指的不是身体而是意识。
如果我们放弃急功近利,沿着足球自身发展的规律去提高我们的水平,我们在10年以后会有个大变,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路还很长,路也很不平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