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中国负于哥斯达黎加之后人们讨论米卢用兵尚有一定意义的话,那么关于中巴之役,我们没有任何必要拘泥于排兵布阵方面的探讨,现在的问题是:世界杯,中国究竟悟到了什么?
米卢为未来打造阵容
在大势已去之后,米卢纷纷调兵遣将,先后将杨璞、邵佳一、曲波等年轻队员派上场,此时中国队的场上阵容除郝海东、江津外,其他球员年龄均在26岁以下,这是一套可以为下届世界杯外围赛储备的阵容。
在不知不觉中,米卢为中国队完成了新老更替。米卢偏好年轻人是有了名的,他先后将张恩华、李明这些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不可替代的人物打入冷宫,并成功地推出了接替者。在米卢到来之前,人们几乎一致认定范志毅、郝海东这个年龄组的老将是中国队无人替代的脊梁,但在米卢的主力阵容中,老将仅是很小一部分。
事实上,几乎由清一色年轻球员组成的第二阵容在下半时打得有模有样,除了巴西大比分依靠踢得有些放松之外,至少有一点已经得到证明,中国队的年轻球员并不比老将差。
个人能力急需补血
与巴西交锋时,中国队的三位海外球员均没有上场,孙继海与范志毅是有伤在身,而杨晨被雪藏则是出于战术考虑。
杨晨从十强赛到世界杯均表现平平,他并不具备比队友明显高出一筹的实力,特别是世界杯赛场上与对手一对比,杨晨“国际球员”的水准就明显偏低了。
事实证明,尽管中国队已经完全职业化且拥有几位海外球员,但中国球员个人能力的差距实在太大了。包括首场对哥斯达黎加一役,所有关于米卢排兵布阵的指责都有失公允,中国球员与对手一对一交锋时全面处于下风,失利几乎算是被对手的个人能力“硬吃”的,与整体战术关系不大。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郝海东,这位在甲A怎么踢球怎么有的头号技术型前锋到了世界杯连一次成功的摆脱都没有完成,可见以前我们对郝海东技术能力的吹捧有多么浅薄。
中国球员个人能力的粗糙主要缘于联赛战术风气不正。甲A职业化是伴随着12分钟跑与抢逼围的大潮开始的,就此留下了重体力拼抢轻技术意识的风气。球员个人技术与其身材体能严重失衡。如果中国足球职业化之初就坚定不移走技术化的中子,现在在世界杯上也不会如此不堪一击。
战术偏执的后遗症
其实,米卢执教之后,中国队的整体传接球能力有了明显改善,只是一些偏执的战术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中国球员。
譬如速度致胜论。所谓中国球员具备速度优势的说法完全不成立。一方面球场上的速度主要指控球速度,而非中国球员引以为豪的奔跑速度;另一方面,从生理学角度讲,欧美球员的绝对速度不可能比中国差,只不过先进的足球战术体系并不单一地依赖速度,而中国传统足球观念,对速度过于偏执。
中国队两场世界杯比赛已经证明,中国队的快马没有一次利用速度特长对对方大门构成威胁。
中国足球在世界杯赛场上完全是一名幼稚的小学生,从中折射出中国足球从战术理念到足球文化存在着巨大真空,至少我们长期以来用田径运动的理念培养足球运动员的观念是完全错误的。
世界杯赛的失利,需要反思的不仅仅是参与的教练、球员,而是整个中国足坛。(北京晚报特派记者李戈李立陈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