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确定吗?!”
也不只是从何而起、也不只是由谁而起,反正十几、二十年来我们所看到的任何一档益智问答类电视节目中,每当参与者说出一个答案,提问着总要跟有病似的、一遍一遍往死里追问——“你确定吗?!”
坦白地讲,至少我自己是厌烦这种诘问的;如果再坦白些的话,我想我之所以厌烦的真正原因是因为我惧怕这种诘问——它可能让你对自己的判断、感觉乃至智商完全失去足够的自信。
不管有多少人说“足球是简单的”,我坚持以为“足球是玄妙的”。因为我觉得凡是“无法确定”的事物多半不会是“简单的”,像人类百思不得其解的飞碟、恐龙、外星人。而我愈发感觉到的是:有关足球的事情,正在愈发变得无法确定起来。
比如上周的中泰之战,中国队表现不好究竟是因为水平就是这样、还是因为心理过于放松?热身的效果究竟是达到了、还是两手空空?最后时刻反败为胜究竟是米卢的指挥调动、还是场上球员的自我应变?利用头球破门得分究竟是只能对弱队管用、还是对强队时照样可以行得通?
我无法确定——即使我有自己的判断,也无法确定。我无法确定的还有:是不是热身赛不论踢成什么样真的都不重要?是不是热身赛踢得越差到了正式比赛时就会发挥得越好?以及中国队连泰国二队赢得都如此费劲,是不是可以预示着世界杯上很难战胜哥斯达黎加和土耳其?
我想是米卢,或者说是米卢的到来加深了中国足球“无法确定”的属性。比如,1990年米卢带哥斯达黎加队在7场热身赛中无一胜绩,却在中在世界杯赛上创下了奇迹;比如,去年十强赛前中国队热身赛表现极差,却最终一路高歌猛进、杀入了世界杯。那么,这样的进程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这样的情形是不是已经成为了一种“米氏取胜规律”或称“米氏奇迹法则”?
一切无法确定。就像既然有人曾经在游泳池里钓上过鱼,你就不能再说在游泳池里一定钓不到鱼;甚至你都不能说洗澡堂里一定钓不到鱼。
于是,不论我写了多少篇有关中国队备战参加世界杯预测、分析或者评论,其实都是在一种“无法确定”的巨大阴影笼罩下,心惊胆战地落笔完成的。尤其是那些挑拣中国队毛病不足的批评性言论,一旦20天后中国队真的在世界杯上趾高气昂,我知道,那都将成为贻笑大方的垃圾。
“无法确定”正在成为媒体评判中国队、评判米卢的一种烦恼。因为如果按照米卢所言的“只有世界杯的比赛才算数”,像中泰之战这样一场小小的热身赛,别说中国队还3:1赢了、即便是中国队1:3输了,所有的媒体似乎都没必要对中国队的表现说三道四。
用一个无法确定的未来做一块胶布,封堵着评论者的口舌;用一个无法确定的未来,让本该可以确定的现在也变得不容判定。只不过,未来永远无法确定地存在,是不是代表着评论者将永远地失去话语权?
“你确定吗?!”——你确定中国队即使真的打进世界杯的16强,就真的能说明什么、就真的有什么意义吗?
我无法确定。我唯一可以确定的大概只剩下——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白的就是白的,黑的就是黑的……虽然,这大体上已相当于“无话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