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记者张雷报道凭借着巴拉克第38分钟的头球破门,德国队被“顶”进了半决赛。目前巴拉克在本届世界杯的助攻次数排行榜上以4次的成绩排在了第一位,不过这位助攻王这次却是用进球帮助德国队晋级。赛后《图片报》和《踢球者》分别以“巴拉克和卡恩使我们欢庆”,“半决赛感谢巴拉克和卡恩”为题称赞了这两位功臣。不过巴拉克本人却显得很谦虚,赛后他把球队获胜的功劳都给了门将卡恩,“是卡恩的出色表现帮助我们战胜了美国队,得以继续前进。”
进球后也遭批评
不过也不是所有媒体都对巴拉克的表现满意。赛前《体育图片》曾在总结性文章中批评巴拉克“比以往少了漂亮的连续过人,聪明的做球,大力远射和巧妙的分球。”同美国队的比赛后,《明镜周刊》对巴拉克的点评是“个人的第二个进球,经常出现在球的附近,不过只是兼职领袖,经常看不到踪影”。《法兰克福汇报》也认为“直到进球才看见了巴拉克的身影。这位未来的拜仁球员没能满足大家的期望,传球缺乏想象力,没能控制住节奏。”
ZDF电视台的主持人则以怀疑的口气问评球嘉宾克林斯曼,“能说巴拉克是德国队的领袖吗?”克林斯曼为巴拉克解释道:“我希望媒体不要对他的期望太高。巴拉克只不过出色地表现了一个赛季,大家就把他捧上了天,他还需要锻炼。我认为今天的进球是事先的战术安排,巴拉克把球打进了,他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勒沃库森前主教练道姆也告诉《世界报》的记者:“巴拉克和自己相比是完成了一个精彩的赛季。要让他立刻成为像卡恩那样的球队领袖是不现实的。因为他不是领袖,所以批评是不公平的。”
托普穆勒“泄密”
勒沃库森主帅托普穆勒的观点比较特殊。他认为,巴拉克之所以在国家队的表现不如在勒沃库森那么耀眼,是因为沃勒尔对巴拉克的使用和自己不同。在勒沃库森,托普穆勒把巴拉克藏在了前锋和前腰之后,就连施奈德和泽·罗伯托的位置都比巴拉克靠前。正是利用这种“后插上”战术,巴拉克一赛季进了17个球。《体育图片》称这时的巴拉克为“后插上的人”。而在国家队,沃勒尔把他直接放在了两个前锋的后面,这样比较容易被盯死,《体育图片》叫这“前锋后面的人。”
托普穆勒表示,巴拉克曾经为自己制定了处理球的四大原则。这四大原则才是真正衡量巴拉克发挥好坏的标准:第一是被对手犯规,制造定位球;第二和队友做二过一配合;第三自己突破寻找机会;第四分球给队友。
根据统计,巴拉克在已进行过的5场比赛中,被侵犯11次,仅次于克洛斯,列在德国队的第二位。而他每场比赛平均传中2.5次在联赛则是1.6次。传球成功率在国家队是84%,在联赛是78%。过人成功率在国家队是52.6%,在联赛中只有38.3%。只有比赛中触球次数,右脚有伤的巴拉克在世界杯的表现要差于联赛,成绩是49对66。托普穆勒认为,从这些点来看,沃勒尔更充分地发挥了巴拉克的潜力,“随着比赛的进行,巴拉克在国家队还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走着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