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结束后,韩国队球员主动友好地和土耳其队球员手挽手肩并肩,共同向球迷谢幕。从这感人的一幕,人们看出了韩国队在感谢对手,感谢土耳其人用事实教育了他们,为他们提供了准确的定位——韩国足球水平仍是世界二流偏下的水平。
赛前,韩国人发誓要拿下这场球,以世界杯季军的身份证明自己达到了世界准一流水平。一个主观的论断,即或是自己开始有点心虚,但经过几百万遍的传送,就成真的了,于是韩国队自己也笃信准能拿下土耳其。因而开场他们显得很轻松,不似以往那般较劲。
首先,居内什教育了希丁克,他在哈桑缺阵的情况下,用伊尔汗和苏克搭档,用两名高大前锋对韩国队的3名后卫造成心理压力。在他们身后是5名能力很强的中场的支援。使韩国队在发动猛攻时,也要顾及自己的防线。
由于哈坎.苏克前几场表现很失水准,于是韩国队后卫只盯伊尔汗,使苏克有了较大的活动空间。开场11秒就建功立业,打乱了韩国队的部署。之后,后卫心理紧张,中前场顾及回防,始终不能轻松流畅地投入比赛。而土耳其队利用了韩国队的紧张,在中场与对方对抢,抢下球来三传两递便送到禁区,使苏克和伊尔汗两人连下3城,而希丁克面对颓势却拿不出招儿来,不是他水平不够,而是韩国队实在没牌可出。这也反映出两队在层次上的差距。
从两队的表现看,土耳其队显然高出韩国队一个层次。韩国队发紧,土耳其放松;韩国队技术走样,土耳其运用得准确自如;韩国队踢球声势浩大,土耳其队却隐藏灵活,很轻易地形成对对手的威胁。在对抗中,韩国队拘泥于固定的战术套路,而土耳其队则随机应变。一句话,韩国队还在必然王国之中,而土耳其队与之相比已进入了自由王国的境界。这便是层次之分。尤其是土耳其队能连克两支东道主,而韩、日又代表了亚洲足球的最高水准。因而便可以得出上述结论:日、韩的水平也就是欧洲二流偏下的水平。
当然,生活在必然王国的韩国足球,靠动力定型似地生扛,能扛到这份上,已经让人尊重。因为战术素养的飞跃都得有个动力定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韩国人每一分钟都在拼命实践着。这便是中韩足球的差距。如果说,中国人聪明,不像韩国人那么拙,有韩国人的一半努力就能练到韩国队的水平。这我信,但您倒是练呢?光说风凉话,足球是说不上去的。就像韩国足球,光靠疯也疯不上去一样。
如果说土耳其教育了韩国足球,那韩、日足球的发展也足够教育中国足球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