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队虽然是本届世界杯赛的过路客人,但却是最大的赢家——国际足联第17届世界杯赛教会了我们以后该走怎样一条道路,其意义可与当年海湾战争教会我们如何打现代战争相提并论。
前中国队主教练苏永舜最近发表在《足球》报上的文章一针见血地对中国足球在过去20年中走过的道路进行了总结,他提出的“强调体能使中国足球耽误了整整20年”的观点对中国足球的全局应该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我们且不讨论像苏永舜这样的专家未能进入中国足协的决策层是不是中国足球的损失,但我们相信本届世界杯赛后,中国足协会在理论建设领域进行大投入,把全国足球界引向正轨的纲领性文件将会尽快形成文字。
记得日本足协主席川渊三郎在多年前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曾透露,日本足球协会平时抓的重点只有两项——制订、修订本国的足球理论,并向全国各基层推广;加强各年龄组国家级集训队的建设,使之在与亚洲同年龄组球队的对抗中保持优势。相比之下,中国足协这些年来抓甲A、甲B联赛的投入远远超过了抓国家级代表队的建设。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职业联赛刚起步时,足球界和新闻界都一致认为,只要把自己的联赛搞好了,国家队的水平就不愁上不去。直到本届世界杯赛遭惨败后米卢对我们的说:“甲A联赛不可能培养出世界级球员”,我们才开始重新审视联赛的作用。
中国队第二次在朝鲜半岛蒙难可能正是成立职业足球联盟、让足协从管理联赛的繁忙事务中脱离出来、一心一意抓理论和国家队建设的契机。不然的话,中国足球该走什么道路的讨论还要持续多年,而且,又将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状态徘徊。
韩日世界杯赛让我们看清了正确的方向,让我们认识到“误入歧途不是步入绝境,执迷不悟才会走向深渊”,这才是我们首度世界杯之旅的最大意义。如果我们赢哥斯达黎加,打平土耳其进入十六强的目标得以实现,那反而会沿着误区走下去,中国足球迎来质变的时间可能要多花20年...... (意大利《欧华时报》副总编辑言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