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记载,美国队1930年7月底带着首届世界杯第三名的成绩回国时,国内一家媒体只用了一篇不到三十个单词的短消息报道了如今看来十分辉煌的战绩;放在今天他们每个人的照片都会登上报刊、杂志的头版或是封面,CNN会持续转播美国队回到国内万人空巷的盛况,无数美女、波霸前呼后拥、、、、、、
72年过去,弹指一挥间,美国队又一次走在了幸福的边缘,当韩国用卑劣的手段回忆1966年,美国的怀旧只限于一首“乡村小路”,72年前美国队上场的所有主力都是从英国买来的,那时的美国队简直就是“英格兰二队”,即使是这样,他们还是在半决赛里被阿根廷打了个6:1,所以美国人“往事不堪回首”。
后来,94年美国队可以靠“自己人”和东道主的身份名正言顺地进一次八强或是四强,但是他们请错了一个教练,这名“有名无实”的教练没有给球队留下任何东西,一如八年后他在另一个国家做的一样。
讲究效率的美国人喜欢开风气之先,从第一届WC就教会全世界什么叫国际转会,今天日本的阿列克斯、法国的齐达内、、、、、、以及疯传要入中国籍的马科斯(可能有了他中国队不会一无所获)全是盗了美国人的版。
美国人为了搞掂从波兰来的克罗舍,派出非洲裔的波普,足球就是这样的巧合与离奇。站在联赛水准,德甲的水平终于比大联盟要高,尽管它叫“大联盟”,克洛舍赢波普,德国会走得更远是足球的底蕴决定的,与临场发挥无关,与运气无关,与冷门无关。
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世界杯每到四分之一或是二分之一,逐渐变大的分母预示着列强开始恢复旧秩序,黑马的颜色开始变白,冷门的温度开始回升,所以冠军只有七个,参加过决赛的也不过十一支球队。
两个同样讲究效率的国家,德国人更呆板更机械,相比之下美国人还不时耍耍小聪明,1996年奥运会前看过美国媒体一则关于那群蓝球天才们的奥运会预测,在很得意地分析了所有国家的球队后“不无担心”地说:“因为德国人打篮球会按照教练画好的线路跑动,连速度、姿势都是教练事先安排的,所以他们(美国NBA巨星)不会赢得太多”,后来好象德美没能交手,乔丹们丧失了与这篇文章作者叫板的机会。
可现在的世界杯偏偏亲睐讲究整体和机械的足球,特鲁西埃坚持不让中田进国家队,贝尔萨放弃里克尔梅和萨维奥拉,法国队就输在人人都是“最佳射手”,德国能打出8:0是因为他们只需跑到适当的地点,然后摆头,屡试不爽。美国人打的也是整体,但德国鬼子比美国佬呆板得一塌糊涂,“呆板”在足球范畴其实是一个褒义词。
美国人可以在任何地方盛气凌人,唯独足球,唯独在德国人面前,唯独6月21日这一天,yesterday无法once more。(漓江烟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