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一直不明白日本人的一种情绪。大约12年前,我在北京和平门的一家有些名气的中学上中学,学校和日本人办了个交流活动,请了一个中学的学生在5月份到我们学校来交流。我记得我很羡慕这些日本学生,因为他们在上课期间可以到海外来旅游见世面,后来才知道日本有5月黄金周的规定,他们是利用春假来的。其实也就在我们学校待了一个上午,所谓交流就是和我们学校打了几场篮球,拔了拔河。
交流归交流,篮球还是要赢的,在球场上,我们学校两个长得较为年轻的大专体育老师冒充学生上场,将只会地滚传球的日本学生打得落花流水,至于拔河,那就更别说了,趁着日本人不注意,中国学生就偷偷地跑上去一个,26比20赢了人家3次,当然也装模作样地输了一次。但是日本的一个带队老师无论输赢都笑着欢呼,或者躺在地上出洋相,给学生们打气,当时我和我的同学只有一个心思,这日本人有毛病,输糊涂了。
在仙台,当日本队在雨中输球后7个小时,我写完稿子走出酒店去找吃的,这时已经是日本时间晚上12点,天上还吓着小雨,在仙台最繁华的国分町街上,100多名日本球迷围在一棵树前,一边拍手一边大声唱着应援歌。先是叫特鲁西埃,然后就是日本日本、之后又是稻本润一、中田英寿,实在想不起来了,便搂在一起唱歌剧阿伊达的出场进行曲。看见他们那种快乐的样子,好像输的是土耳其人,而日本队才是胜利者。
米卢到中国来向我们解释快乐足球,我们听了半信半疑,似乎快乐就是不敬业,就是不正经。但是谁都知道,日本人的敬业精神是世界第一流的。可从他们对待足球的快乐上,我发现他们同时也是敬业的,而中国足球的不快乐,似乎不仅仅因为足球,在我们的国民性上就缺乏一些东西,既缺少敬业,也缺少快乐。不能很好的敬业,也就不能很痛快地快乐。其实这也就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如果你说中国人自古就内向,那我只能说这是一种落后的心态,需要改正了。(周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