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薛琦铉在第88分钟扳平比分的时候,我的思维其实已经跟不上电视画面的不断演进了。一个声音反复地鸣响在耳际:究竟是什么,让韩国人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用顽强、坚韧这样的字眼来形容韩国人,分量已经不足了。小组赛的三场球早就明白无误地表明了他们的民族精神和特质,然而昨天,这种超越足球比赛技战术之外的东西被他们自己提升到了一个可以最终主宰胜负结果的高度,韩国人用行动告诉世人:奇迹原来是这样创造的。
这是一个能不能把牙咬碎的问题。很多队伍都不缺斗志,很多队伍都很顽强,很多队伍都能够拼到最后一分钟,比如德国、比如爱尔兰。但与韩国相比,他们似乎温柔了许多。我很少看到能有一支球队在球场上显现出一种像韩国队这样的气势和精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韩国队具有把一场球赛当作战争来看待的勇气。
“韩国人根本不像是在踢球!”这是小组赛最后一场韩国战胜葡萄牙以后,一个支持葡萄牙的朋友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当时,他像一个愤青一般挥舞着拳头。我只好尴尬地笑了笑,随后把对韩国人的敬意深深地埋在心底———我知道,至少在我们这座城市,崇拜韩国队的球迷恐怕还是不多的,只因他们更在乎足球运动的本质,而不愿去触碰、去欣赏那些精神领域的特殊力量。
我想这无可厚非。然而,必须提醒大家一下的是,韩国队对体育竞赛的道德并没有丝毫违背,他们的凶猛、他们的好斗只是他们民族特性的反映,何况,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讲,假使没有充沛的体能和快速的反应能力,他们能这样自始至终疯狂逼抢吗?既然比赛规则对双方都是公平的,那又有什么理由去质疑韩国人的作风呢?
昨天的比赛前,舆论一致看好意大利。一是因为意大利人往往在磕磕绊绊从小组出线之后便有如神助,一是因为大多数人不相信一支亚洲球队能走到八强那么远。的确,无论既有实力还是风格对比,意大利人都占据着上风,他们在第12分钟由维埃里攻进一球之后,更是牢牢掌控着场上的局势。韩国人的逼抢对他们形不成多少威胁,而韩国人以往那种快速多变、边中结合的进攻套路在老到的意大利后卫面前,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
韩国人似乎真的只能走到头了。下半场比赛进行到一半左右的时候,我想。对意大利这样的球队,一旦被他们取得领先,要想扳回来实在是比登天还难,何况韩国人的攻击力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击溃意大利防线的程度。
可意想不到的事竟再次发生了。希丁克的换人决定震惊全场———他排出了四名前锋,在后防线上只留了一个后卫!这预示着韩国人将抱着鱼死网破的决心和意大利人战斗到底,而在他们的身后,早已没有退路。
彼时,每个韩国人的额头上似乎都写上了一个“勇”字。勇气、勇敢、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一个“勇”字足以涵盖韩国人的一切表现,一个“勇”字也真的为他们赢来了原本不属于他们的东西。真的,韩国人要是少出一滴汗、少流一滴血、少断一根骨头,我想,这场比赛肯定就赢不回来。
当然,他们也依靠了某种运气的帮助。但我认为,很多看似运气的东西实际上也是拼争得来的。如果实在要为昨天的比赛、为韩国队现象作出一个合理的解释的话,那么,大概也就是“天道酬勇”罢。许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