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股神巴菲特有一句名言:“只有退潮时,你才知道谁在光着身子游泳。”国家队这次参加世界杯似乎也正是这样,三战尽黑,喧闹的绿茵场上留下的,便是惶恐、尴尬的身影。而这无力遮羞的身影,或许正好窥视中国足球的病根所在。
斯大林在对文艺上的某个问题作批示时,不慎将“爱情”一词拼写错了,报社慑于斯大林的巨大威望,竟一字不改地照登出来。殊料竟有两位大学教授撰文称颂其伟大意义:这一独创,彻底说明了无产阶级的爱情与资产阶级的爱情在本质、形式及表达方式上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后来还是斯大林自己纠正了这个错误:“胡说八道,那个是错字!”
1958年,正是大跃进的“光辉岁月”之中,有些科学家发表文章,言之凿凿曰:根据他们的估算,如果植物能够利用射到一亩地上的太阳光能的30%,稻麦的亩产量就有可能达到4万斤。这说明我们的农业生产潜力巨大。
之所有要另罗唆这两个笑料,是想说明人除了天生具有拍马屁的功能之外,主要的还是权威的威慑力量和对权威的崇拜所致。
中国足球的权威何在?通过这次世界杯,我们看到了团团疑云。首先在热身赛上,先是说这个比,后又说与那个比,结果一个也也没比成,最后找了个泰国二队来交差。其效果可想而知。其次在选人上,米卢把李明涮下来绝对是个错误。他想当然的以为把孙继海提上右前卫,这样有李宵鹏和孙继海,右路不必再浪费了年老体弱的李明了。但比赛场上的一切都说明,国家队之所以没有打出快速反击的特点,与没有李明的右路准确传中球有极大关系。即便打不了主力,作为替补上场,李明也是极有可能扭转国家队被动局面的唯一人选。绝大多数国人不明白,一直作为国家队右前卫主力的李明,咋就一夜之间连国家队大门都进不了呢?第三在用人上,与土耳其的“最后一战”最为明显。将范志毅、马明宇、祈宏、孙继海等实力派彻底放弃不用,却让杨璞、邵佳一、徐云龙上下折腾,并造成了国家队内部的互相猜疑,闹不团结。谁敢相信这是国家队的最强阵容?谁能说这些人能代表国家队的最强水平?杨璞什么时候打过国家队的左前卫?他的助攻有多少次成功的记录?可为什么要这样用呢?是谁作出这样的决定呢?
在李明的问题上,据说最后是阎世铎表态“一切听米卢的”,一句话打消了所有人的疑问。如果说这算得上英明果断的话,那末,世界杯赛场上三场比赛,一场比一场打得糟,一场比一场用人充满疑惑,却自始至终未听说过有谁对此有过什么“表态”。倒是0:4输级巴西后有领导说“感到满意”。被人蹂躏糟塌后还说“满意”,这不是变态又是什么?世界杯赛场上出现的国家队阵容,除了首战巴西开场那段时间外,其余全非平时所操练的陈容,为什么就没有人提出过半句不是呢?
对权威的尊重是必要的,但崇拜就过分了,要是无原则的迁就,那就离灾祸不远了。谁都知道国家队员并不全都是老老实实的乖乖仔,甲A联赛中的那些泡吧喝酒嫖娼打架斗殴乃至致人于死地的事情或多或少与他们有过关系,可请来的江湖浪人米卢虽年近六旬,与他们相比却有过之而无不及。本来说,这纯属个人爱好,个人私事,旁人不该多说。但一个国家队主教练发展到与某个女记者“零距离”却无人过问,无人干涉。就算一对狗在大街闹市示欢,都会有人觉得它们“有碍市容”而驱逐之。为什么国家队就能容忍此事两年之久?谁能说这些事情不会对国家队的建设产生消极的影响呢?再开放的社会也会有个度,何况这是在国家队这样一个公众的群体。
有人说米卢神奇,带过四个不同的国家队打进过世界杯,因此对他顶礼膜拜。其实,米卢浪迹江湖,单枪匹马,一直游离于国际足坛的真正实力中心,而且他的训练、实战战术打法几无系统可言。两年多来,除了教给队员“网式足球”、“快乐足球”,我不知道他还给了中国足球带来了什么?国家队有没有一整套成熟的打法?国家队的特点是什么?在世界杯赛场上的三场表现,是否就是米卢平时所操练的结果?中国足球与韩国、日本产生了如此巨大的悬殊,连一向极为自负的国家队员都斗败的公鸡般甘拜下风自认“亚洲二流”,这到底又是谁的错?
英国人霍顿执教的国家队技术含量不高,但也特点鲜明,与日本、韩国尚有一搏,经米卢折腾两年之后,却是不伦不类,不虎不猫,被称为本届世界杯上最没特点的球队,沦为一大笑柄。这些,难道不值我们的决策者们深思吗?(久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