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王超
记得在中国队赴韩国之前,豪情满怀的阎世铎在国家队世界杯动员会上提出了中国队的世界杯目标,“进一球,平一场,赢一场”,说实话,当时,阎专副有点托大了。既然专管足球、头脑清醒的阎专副都有高估中国队的时候,那么整个国家队从教练到球员普遍头脑发热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
当中国队抱着“大鸭蛋”回家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我们在韩国经历的不是笑料就是噩梦。
首战,是自大惹的祸
真的不知道,中国队的大哥范志毅当时是触了哪根筋,在中哥之战赛前,他面对媒体信口开河:“如果不拿下哥斯达黎加队,我们来韩国干什么?”他的话可谓是“气壮山河”,既然大哥都这么有信心,小弟们自然更是感觉没问题。
但是真的到了场上,我们的队员才发现,哥斯达黎加队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他们的技战术和体力,甚至是我们赖以自豪的速度都比不上哥斯达黎加队。现实和想象的差距如此明显,于是出现了场上的慌乱。就场面而言,我们不难发现,在进攻上场上队员似乎过于强调了快。必须承认,依靠速度优势到边路形成下底是中国队的传统制胜法宝,但快并不是自始至终地一味求快,尤其到禁区时临门一脚更需要冷静的心理和丰富的经验,才能给对手门前一剑封喉的威胁。但是头脑一片真空的队员们已经没有了任何思维的能力。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依靠“豪言壮语”生存的范志毅是在场上发挥太差被米卢换下了场而不全是因为伤势。
次战,是防守惹的祸
说实话,对阵巴西队中国队输几个球都是正常的。战巴西对中国队来说最大的考验是防守。但是恰恰是防守让我们一败涂地。李玮峰、杜威等显然缺少经验,他们的慌乱是中国队大比分输给巴西队的祸根,关键时候犯致命的错误,表明了中国队后防线的不成熟。
除了实力之外,这场球我们的队员在没有开打之前就已经缴械了,一个队员赛前说:“连哥斯达黎加这样的队我们都输了,打巴西还能怎么样?”其实这位球员的心态实际上反映了全体队员的心态,这种未战先怯的心态已经注定了中国队毫无机会。
中巴之战后,在韩国电视台当电视解说员的车范根面对中国队的表现,委婉地提出了批评:“与韩国和日本的球员相比,中国的队员太谦虚。”车范根所谓的“谦虚”实际上是指中国的队员们没有一种面对强敌、视死如归的狠劲。
收官,体验的是一种自私
在打土耳其之前,中国队的队员们已经知道自己被淘汰了。在最后一场比赛中,由于输赢对中国队已经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这时候,有的队员“私”字开始露头。没有出场的想出场,孙继海扬言:“即使打上封闭也要上场,”范志毅也坚决要求上场,其实,他们的想法已经很清楚,就是在最后一场比赛中上场,如果进球的话,还可以创造自己世界杯上的历史。但是米卢没有让这些主动请缨者如愿,因此,我们发现在比赛还没有结束的时候,范志毅就已经扬长而去。这种“私”字当头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私”字在赛场上也屡有表现,明明队友有更好的机会,偏偏选择自己射门。自私再加上我们后卫的致命失误,不输球才是奇怪的事。
定位球,为什么这么“衰”
定位球是弱队拿分的最有效手段,主帅米卢征战世界杯前也特意做了针对性的演练,但令人遗憾和失望的是,三场比赛定位球的组织没有丝毫的亮点,其中我们不乏邵佳一、李霄鹏、吴承瑛这样的任意球好手,但为何没有一次给对方门前形成威胁值得总结和反思。
其实,中国队所倚重的定位球没有给我们带来惊喜,说明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我们的队员在面对强队时的心态变化,说到底还是心理素质的欠缺,另一个问题就是米卢一直强调的中国队应该多和一些强队打比赛,因为强队在定位球的防守和进攻中队员们的站位更合理,手段更多。我们任意球可以攻破泰国队的大门,但并不能说明我们就能攻破巴西队的大门。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多和强队交手永远是促进我们提高的惟一途径。
两次门柱说明了什么?
现在有的人津津乐道于中国队的两次门柱,一次是中国和巴西之战肇俊哲的一次门柱,一次是中国和土耳其之战杨晨的一次门柱。
两次门柱说明了什么?要我说什么也说明不了。对中国队来说,有门柱还不如没有门柱的意义更大。因为有了这两个门柱,就会让我们的队员陷入一种妄想中。如果这两个球进了,我们会怎么怎么样……这样妄想的结果是忘了自己所受到的凌辱。其实津津乐道于这两个门柱的人和阿Q的精神胜利法没有什么不同。
我们不得不佩服杨晨,在中土之战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外国记者问他他的这个门柱对中国队有什么实际意义。杨晨想也没想回答说:“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杨晨很清醒,因为一千个门柱也不等于一个进球。
和日韩的差距在哪里?
必须承认,通过世界杯之旅发现,国足的技战术水平在近几年并没有得到本质的提高,倒是和我们最近的对手日韩两队的差距日益明显和扩大。虽然日韩两队在世界杯的精彩演出有一定的主场因素,但之所以取胜对手笑到最后,关健时候还是靠实力说话。在世界杯赛场上和强队较量时。日韩两队无论场面还是气势丝毫不逊色于对手,其中以往在场上给人“猛张飞”印象的韩国队在荷兰籍主帅希丁克的精心调教下,多了些细腻性的技战术东西,而一直坚持以技术取胜的日本队则完全从亚洲球队中脱颖而出,2:2平“欧洲红魔”比利时和1:0胜俄罗斯是实力的真正反映。相比而言,国足的表现则是大相径庭,无论和四届冠军得主巴西队还是实力相对较弱的哥斯达黎加过招时,除了乏善可陈的亮点春光乍现外,场上90分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被对方牵着鼻子走。也许,日韩两队进步我们却倒退的事实会让中国足球界惊醒,对于足球管理者来说,中国足球的未来任重而道远,摆在我们面前的道路是,和欧美强队的差距的确太过遥远,踏踏实实学习日韩两国足球的经验,尤其对日本足球近十年的迅速崛起加以思索和研究,才是我们最现实的方法。
米卢临走吐善言
虽然米卢不愿意对中国的记者们多说什么,但是面对外国媒体,米卢倒是容易敞开心扉。对于中国足球的未来,米卢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他说:“中国的球员必须走出去,这是中国足球强大的惟一途径。”
也许,人之将走,其言也善,米卢的说法起码可以给我们的足球管理者和俱乐部一种启发。我们的足协和我们的俱乐部再也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给球员出国踢球设置一些人为的障碍了。(汉城专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