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白立辉报道
似乎太渴望中国足球一瞬间被国际足球大家庭接受的缘故,每逢国足与国外球队交手时,几乎有一个话题是不可避免的:你认为中国队留给你印象最深是什么?哪名队员让你最有兴趣?在其回答前,几乎所有人都洗耳恭听。无数次听到的话语基本雷同:中国的速度和身体对抗能力太好了,印象很深。接着便是某某球员能力很强,让人很感兴趣。贝肯鲍尔说过,卡佩罗说过,瑞典、葡萄牙等世界豪门的教练都无一例外地说过。于是乐观的人便轻易地觉得,中国队虽然在比赛中输了,但却赢得了对手的尊重,进而把比赛的失利理解为某个环节没解决好,而不是水平和实力上不堪一击。
对国足的如此评价特像一群人在品评一件时装,当一件精心设计的时装呈现在审美专家面前时,只一句耐人寻味的评价:这时装面料不错。而对设计里的构思却只字不提。中国足球亦如此,因为我们贫穷,因为我们苍白,所以才在意来自足球发达国度专家的评价。但我们更不应忘记,当我们的球队和球员没有足够让人眼前一亮的表现时,出于礼貌,我们获得了最为基本的评价,仅仅是队员的身体和速度符合现代足球的要求而已,并不是在这两方面有什么远远超出其他豪门强队的特长。
记者感言:能得到国际足球权威人士的赞扬固然可以增强我们的信心,甚至从其零星的语言里试探找到我们应该发展的方向,但他人仅仅是出于礼节性的赞扬,并不能真正反映我们的足球水平和特色。就像很多人在见面时虽然在问候着“你好!最近怎么样?”一样,并非说出了最最关心的问题,仅仅是一句问候语一样。所以切莫再把他人的评价当成我们生活的方向和动力,让一些毫无意义的语言遮挡住我们的视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