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阿大战,将本届世界杯进程推向了高潮。这场战役的内容之丰富,罄竹难书。这是一个立体的具有深远意义的足球事件,它的影响联系着让人难忘的历史,也预约了不可预见的未来。
英格兰与阿根廷的足球矛盾,是国与国之间足球宿怨的最高表现形式。它起源于何时何地,无据可考,但是由嫌隙而上升为仇恨,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马(福)岛战争后,英阿两国交恶,1986年的墨西哥世界杯,为战争失利的阿根廷人提供了以足球方式变相复仇的机会。“输给谁都行,就是不能输给英国人!”的口号,诞生于那届世界杯前的阿根廷媒体中。在那年,马拉多纳用足球史上著名的“上帝之手”暗算了英格兰队,被英国人视为“千古奇冤”。上届世界杯英阿之战,精彩绝伦,可是由于西蒙尼夸张地放大了贝克汉姆的“地狱之脚”,使那场以寡敌众的比赛成了英国人的精神伤口。英阿的新仇旧恨,缠绞不清,路人瞩目。
在世界杯决赛开始之前,没有其他比赛能比英阿大战更激动人心。对待这样的决斗,双方都没有丝毫保留,十八般兵器全都使了出来,参战的每一个人都尽力施展了平生所学,使大决战价值连城。阿根廷队是全球攻击性最强的球队,怎样与他们周旋并且使之屈服,恐怕是世界足球最尖端的课题之一。古老而年轻的英格兰队,为我们贡献了一场经典的“防反”战例。从战术意义上理解,我们可以认为,是“曼联队”战胜了阿根廷队。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英格兰的四名关键球员来自曼联,尤其是贝克汉姆和斯科尔斯,发挥了全队栋梁的巨大作用;其二,阿根廷的前敌指挥官贝隆也来自曼联,他是有史以来唯一一名在英国踢球的阿根廷国脚。鉴于他在阿根廷队中的核心地位,当他的特点再三被自己的曼联队友抑制,也难以迷惑与他在英超频繁交手的其他英格兰球员,阿根廷队的麻烦便来了。这一因素是两队以往交战时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贝隆严重受制后,阿根廷的进攻雷声大雨点小,节奏快不起来,失误无谓倍增,终于导致贝隆渎职离场,去掉了心腹大患。
英格兰队从头至尾维持了高效运转,全队士气高涨,英气逼人,团结得像只紧握的拳头。战术方案简练实用,三条线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层层布防,步步为营,不在技术细节上与对手纠缠,任何情况下坚持自身打法,在中后场构建了“针插不入,水泼不进”的金城汤池,成功瓦解了阿根廷凌厉诡谲的强大攻势,令人信服地大获全胜。
《孙子兵法》言曰:“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故能自保而全胜也。”英格兰此胜,实与兵法所言丝丝入扣。(杨杰)
|